巴宝莉:烧掉也不卖给你 巴宝莉在哪里买
原标题:巴宝莉:烧掉也不卖给你
奢侈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爱的是它高端大气上档次,穿在身上倍儿有面子,恨的是它价格太高,买一回像抽了好几管血。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让老百姓趋之若鹜、视若珍宝的奢侈品,卖不出去了怎么办?
没错,就是一把火烧掉。
“烧掉也不卖给你”,听起来是挺不可思议的,但巴宝莉就是这么干的。
巴宝莉在奢侈品领域算是比较知名的品牌,从1856年创办开始,就一直是英国皇室御用品,风衣、香水风靡全球,而且定价超级贵,下面这件基础款风衣就要¥17500。
(图源于:巴宝莉官网)
虽然贵,也有很多中国人去买,巴宝莉30%的营业额都是咱们贡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他们还请了小鲜肉吴亦凡代言。
然而并没什么用,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近几年的销量开始下降,当然他们也在想办法。
可能你以为他们会打个折啥的,并!没!有!
巴宝莉在上一年里,把他们积压的库存全烧掉了,总价值达到了2.5亿人民币。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他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总共销毁了价值超过8亿人民币的货物…
普通人连买一款衣服都费劲,全都烧掉简直是太丧心病狂了…
知情人都说,这种情况在奢侈品行业里算是潜规则,拥有卡地亚、万宝龙两个奢侈腕表品牌的Richemont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从珠宝商手里回购了积压库存。
他们把手表上的钻石都回收了,剩下的部分就全部扔掉,这次共销毁了价值四亿欧元的商品。
要知道在国内光一只表的标价就六七万人民币,一次性销毁这么多产品,很多人都骂他们浪费。
(图源于:卡地亚/万宝龙官网)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耐克,前一秒还在纽约的商店里摆着卖呢,下一秒就进了垃圾桶,可以说是光速变垃圾了。
甚至有在自家商品上泼绿油漆的,剪坏之后扔掉的,那些被销毁的奢侈品不计其数。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这些厂家宁可烧掉也不打折卖,哪怕是把它们捐给穷人也很好啊,毕竟世界上有好几百万人没有衣服鞋子穿。
奢侈品厂家的想法是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在某家奢侈品高管眼里,如果品牌要走高端路线,就不能让“错误人群”拥有这些商品。
因为没钱买不起你家奢侈品,就属于“错误人群”,要是说不同的消费者还可以理解,这个生硬的说法真的很让人生气。
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做都是为了利益。
费劲心思销毁自家积压库存,一个是怕流入“灰色市场”,二道贩子倒买倒卖,这样正品就卖不上价钱了。
另一个是为了保持品牌的高端属性,设计师拒绝在任何渠道打折售卖,要是无论什么人都能用上他们家的东西,那就不叫奢侈品了。
看起来说的有点道理,可这也不是烧好几亿商品的理由。
怕浪费完全可以少生产一点,那些奢侈品商家却一边想着,生产的产品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多捞钱,一边又不想打折,要把多余商品都烧掉,真的是太扭曲了。
光巴宝莉一个奢侈品牌就被骂得够呛,环保人员说,他们的定价很高,但巴宝莉不尊重自己的产品,也不尊重花费的努力和自然资源。
巴宝莉的回复很有意思,说他们用的是高端焚烧炉,之前就已经尽可能地让商品发挥余热了,对于更多的事儿,他们也比较无奈。
而且巴宝莉在去年4月,与一家美妆巨头公司签了1.6亿美元的香水、美妆经营协议,可能未来他们还会销毁更多的香水、美妆产品...
(信息源于观察者网)
奢侈品行业曝出的丑闻,让人想起了历史课本上的资本家倒牛奶,都是宁可毁掉也不给没钱的人用。
他们为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利益,靠着营销和各种渠道人为地划分高低贵贱,好像买了他家奢侈品就是个高级的人一样。
但站在这些奢侈品背后的,是伦敦买不起房睡大街的门店保安大爷,是土耳其血汗制衣工厂的难民童工,和东南亚被污染了的城市。
厂家烧库存,只是奢侈品行业几十倍、上百倍利润的冰山一角罢了。
(部分信息源于环球时报、北京商报)
觉得烧毁很浪费的请点z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