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纳海机芯如何(沛纳海到底有没有自主机芯?它们长啥样子?)
沛纳海虽然外形非常受关注,但是以往来看,机芯一直是品牌发展中的一个“软肋”。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奢华的国际品牌一直没有自主机芯的话,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很容易遇到挫折,主要是指来自市场和业界的质疑,因为自主机芯本来就是评价奢华腕表品牌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不可或缺,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沛纳海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大牌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而长期的实际情况是,沛纳海虽然品牌很早就建立起来了,但是自产机芯的历史并不长,之前一直供应意大利海军的潜水腕表多搭载劳力士机芯,后来一些价格相对比较亲民的表款则搭载以ETA机芯为基础而改良的机芯。
今天我们就一起大概认识一下沛纳海的自产机芯家族。
2002年,沛纳海开始计划制作自产机芯。2005年,历峰集团给沛纳海设立了一个小工厂,专为沛纳海打造机芯,同年就首次推出了自产的P.2002,接下来又陆续推出了2003、2004、2005、2006等4款机芯,还有一些小改动的其他同名机芯像2002/1之类。
P.2002是沛纳海首款自产机芯,也是一款手动上链机芯,该系列机芯都是采用的三发条盒并且能够提供4到10天的动力,属于标准的长动力手表,这是和非自产机芯的最大差别,一般的非自产芯普遍动力储备普遍较短。ps,沛纳海几乎所有自产机芯的一大特点就是长动力。
P.2003机芯是沛纳海表厂自主设计制作的第一款自动上链机芯。此款自动机芯蕴藏丰富的技术元素,配备长达10日的动力储存,而表盘更设有线性指示器。
P.3000是沛纳海一个相对比较基础的手动上链机芯家族,这款机芯在设计之初,即作为沛纳海的手动上链机芯中的旗舰机芯来进行生产的,一般搭配在47毫米表款中。据了解,这款机芯基本在2010年到2012年间全部出齐。
最早问世于2009年的P.9000机芯家族目前则是沛纳海大多数自动上链机芯的集合,P.9001、P.9002、P.9003等都是以P.9000为模板设计的,下面这两款(P.9100和P.9100/R)也是。
P.9100是沛纳海研发的第一款具计时功能的自动上链机芯,并且完全由沛纳海位于诺沙泰尔的制表厂研发制作,其材质和工艺标准均达到技术、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较高水平。
P.9100/R机芯是在配备计时功能的P.9100自动上链机芯基础上研发而成。P.9100/R机芯配备垂直离合器与导柱轮组成的飞返计时装置,在结构和直径(13¾法分)上与P.9100型机芯如出一辙,却比P.9100机芯略厚(9.55毫米)且多了26个组件(总共328个),这是因为增加了的帆船赛倒计时功能,所以在构造上也更加复杂。
2010推出的P.999虽然也称为自产机芯,但是看起来和之前的ETA6497很像,而且和其它自产机芯比,这款机芯的动力储备时间也比较短,为60小时,一般搭配42毫米表款。
最近两年又陆续推出了新一代自主机芯P.4000,P.5000等,其中P.5000为手动上链机芯,该机芯搭配两个游丝发条盒和连续齿轮,动力储存长达8天。因为双发条盒系统使用更为纤细而幼长的游丝,不仅能增加动力储存持久度,还令动力能稳定输出至机芯。
不同于也是自动上链的P.9000家族,P.4000是更加袖珍的珍珠陀自动上链机制,而且机芯厚度仅为3.95mm,堪称是沛纳海自制机芯行列中算是很纤薄的一枚。
总评:自生产自主机芯至今,沛纳海已经问世了十余款自产机芯,这些努力既可以看做是一个著名奢华制表品牌对于自身短板的一个正视态度,也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实际补强动作,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