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百灵鸟歌词(你看,“百灵鸟”来了)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一个笔记本电脑,四个四分类垃圾桶,一摞宣传资料,这是罗星街道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员庄小燕随身的三大“法宝”。她也有一个很可爱的外号,叫做“百灵鸟”。

庄小燕今年50岁不到,个子不高,一头短发,声音清脆,笑声爽朗,她时而出现在“垃圾房”旁,时而出现在小区的宣讲台,时而走进学校课堂,时而又来到企业......真如一只“百灵鸟”,“携带”着垃圾分类的培训和宣传,“飞”到东来“飞”到西。
久而久之,很多企业、单位、学校都渐渐熟识了这位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员,而“‘百灵鸟’来了”,也似乎成了垃圾分类培训的代名字。

从一名小小垃圾分类劝导员到如今的培训主管,庄小燕为何执着地选择这份工作?
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看来,垃圾分类工作可能不太体面,但是它却是我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的一步,大家都自觉垃圾分类,我们的城市才会更文明、更美丽。”
工作四年来,她做过无数场培训,但第一次培训的情景令她至今记忆犹新。偌大的教室里,坐着乌压压的听众,当大家齐刷刷的眼光一起盯着她时,她感觉心里怯怯的,脸一红,大脑一片空白,无奈只好草草收场。

这是一次失败的培训,但庄小燕没有因此放弃。“后来经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之后上场就慢慢淡定了不少。现在把任何一场培训都是当做一次‘锻炼’,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事先做足准备,同时自己‘子弹’也要充足,就是自己掌握的垃圾分类和综合知识一定要全面,所以她每天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庄小燕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
垃圾分类培训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热情。“培训活动中不同的培训对象要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培训语言。”她回忆道,“记得2年前在社区活动中的一次培训,老年人居多,她在台上讲了20分钟,下面人爱理不理;有的还唱反调说,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定时定点了,丢个垃圾也不方便,这不是增加百姓负担吗?”

面对这种居民,庄小燕表示,只有讲究方法,热情相待、以礼相劝,让他们从做互动开始,在互动中体会,在互动中学习提升。因此,在开始的培训中,她经常会带些小礼品,让大家参与,慢慢点燃大家的热情。
“每当培训结束,听到大家热烈的掌声时,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所有的疲劳和不快都无影无踪,瞬间心情舒畅、信心倍增。”庄小燕开心地说道,“从这份工作中,我慢慢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和工作的乐趣,我觉得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